第121章 刑迹隐去有

会议结束。本文搜:33看书网 免费阅读

颜胜男和楚小可、苏悦回酒店收拾行李。

她们在浮城己经待了大半个月,现在要赶去下一座城市。

原本打算叫车,但浮城的刑侦队长开车过来了。

刑侦队长问:“颜组长,怎么刚喊了口号,你们就要走?”

悬案组这次七城交流,目的是协助侦破每宗悬案。

颜胜男笑了笑,话语意味深长:“凶手己经摆在眼前了,能不能抓到,就看你们浮城警方了。”

刑侦队长打开后车厢,接过行李。

颜胜男说:“不必了吧,你这么忙。”

刑侦队长说:“哎,颜组长,你咋这么记仇,送!一定要送。以后你们悬案组只要来浮城,都是我亲自接送。”

在开往动车站的路上。

刑侦队长说,这二十年,来过几轮专家。讨论的重点都是要先确定死者的身份,查侏儒,查失踪人口。他的思路也己经定型了。所以当初听说悬案组要来,以为又是要讲这些。

没想到悬案组不同。

首接把那个“托梦寻尸”小男孩身边的人彻查了一遍。

从小男孩的奶奶,牵出邻居雅琴。

又从雅琴这个人身上,牵出岚画室。

他一个劲儿地夸奖这三人是女中豪杰,女神探。

到了动车站,搬下行李。

颜胜男和刑侦队长握手:“就送到这里吧,我等着你们浮城的好消息。”

“放心!”

——

接下来,浮城警方开展一场声势浩大的调查。

一共动用了一百五十多名警力,分成三组。

天言案约70名警力。

雅琴案约30名警力。

童岚案约50名警力。

天言案顺着线索不断核实。

天言在出生后,被父亲卖给养父。

在七岁时,又被养父卖给马戏团。

在十五岁时,天言离开马戏团,跟童岚学画。

童岚早前的口供证实天言做了她的画童。

从马戏团扮演蛇身美女姐姐的手中得到了一本天言的绘画本。

请了10位权威绘画专家,通过绘画本鉴定天言的作品。

将绘画本的素描人物,与童岚之后发表的油画《所以让我在梦里》系列画作进行比对。

找到了64处相似点。

同时,绘画专家对童岚从1990年到如今的所有绘画作品进行分析。

发现在2000年到2003年之间,童岚作品的绘画手法有明显的不同。

形成童岚有可能雇“枪手”画画,而枪手就是天言的鉴定结论。

这个结论,就为童岚谋杀天言的动机提供了参考依据。

郑妄在2003年之前,都只是岚画室的司机。

之后突然成为经理。

埋天言的是一个红白蓝编织袋。

岚画室曾订购过颜料,都是用红白蓝编制袋送货。

当年的司机郑妄是最有可能接触到这个编织袋的人。

他和雅琴共同埋尸,雅琴提供地点。

那他是怎么转运天言的尸体到草场的?

那么绵延的草地,不可能徒步前去。

如果是用交通工具,最有可能的就是二十年前他的那辆皮卡车。

开始寻车。

这辆小皮卡车在三年前报废了。

报废之后,车被拖到了废品收购站。

竟然找到了这辆车,而且车还是完好的。

废品收购站的人说,三年前,这皮卡车运来的时候,他想拆了称斤卖,但卖不了几个钱,就留着了。

然后废品收购站的人发现短视频很火,拍一种旧车翻新改造的视频会有人看,这个人就改行拍短视频了。

拍了几十辆车,本来打算接下来就要拍这个皮卡车。

警方赶紧把这辆报废的皮卡车买下来。

带回去详细检验,喷上鲁米诺,竟然在货车的一角发现了一些莹莹蓝光。

血迹不会消失,鲁米诺的灵敏能够验出陈年血迹。

这血迹在如今的鉴定技术下提取到了天言的dnA。

虽然只是微量血迹,不足以定罪,但足以说明天言曾经出现在这辆皮卡车上。

这又是一条“仅供参考”的线索。

运送尸体的车辆找到了,那么有什么办法能证明这辆车二十年前曾到过草场呢?

一个年轻警察冒出了个思路,要不去查查草场附近的高速收费站,或者违章记录。

输入皮卡车的车牌,违章记录肯定是没有了。

去了离草场附近的两个高速收费站办公室。

问说要2003年全年的车辆进站出站的记录,人家听了都惊了,怎么可能,当年还是用拍照和简易识别。

每天几千一万辆车进入收费站,记录保存几个月就没有了!

年轻警察还是问:“查查看可以吗?我

们等着。”

那工作人员去请示了上级,很认真地去核实了一遍,明确道:“确实没有了。”

年轻警察这才离去,有些失望。

与他一同调查的老警察却一脸微笑。

回到车上,老警察对他表示赞许:“你这思路是对的,查案,就是要发散思维,每一个能想到的,都调查。”

年轻警察听后再次振作,车发动,在草场附近开着。

年轻警察忽然又想到一件事,问说:“你说那个郑妄,2003年,从画室开到草场这里,有两百多公里路,会不会加油了?”

“加油?”

“对呀。他当时是司机,加油肯定是要拿发票的,2003年,加油站大多还是手写发票。那你说这加油站会不会有票据存根?”

老警察拿出烟抽了口,其实从刚才的收费站,他就猜到没戏。

现在面对加油站,他更是感觉没戏。

哪有加油站保存20年前的票据!况且,根本就不一定会在这里加油。

但是——这个老警察又想到,既然有怀疑,那就要去试,查案就是验证每一种可能。

看着这年轻警察,老警察又仿佛回想起自己过去的热情。

车开到草场附近的省道公路上。

“你看,这有个加油站。”

这是草场附近唯一的加油站,处在高速与省道的交界处。

很多车会在这里选择加油。

二人进去,问了下:“有保存2003年的票根吗?”

加油站员工愣住了,打电话问了下,摇摇头:“没有。我们老板说了,这个加油站是2005年接手的。”

“好的。谢谢。”

老警察准备离开。

年轻警察想了想,这地方就这一个加油站。

很多货车,生意是还可以的,为什么要转手呢?

他又让员工给老板打了电话,他拿过电话问:“老板你好,你们加油站是接手的?”

“是啊。”

“那原先的加油站为什么不做了?”

“原先那个加油站,被税务审查了一段时间,发现存在偷漏税情况,后来就转手给我了。”

“你有原先加油站老板的电话吗?”

加油站老板说要去找,年轻警察想了想,干脆去了一趟税务局。

找到税务局部门的主管,问说这个加油站之前怎么回事。

税务部门主管翻看了一下,说原来那个加油站在2003年的时候被发现偷税问题。

于是税务局介入严格调查,一边查过去的账务。

同时要求这个加油站在2003年之后弄了一个电子底账系统,所有开的发票要传到系统里。

主管回忆着说:“那是一个新系统,用了一段时间,加油站就转手了。”

年轻警察问:“也就是说,在2003年,这个加油站的开票都会录入系统?”

“是。”

“这个系统的资料还有保存吗?”

“应该有。”

主管带着两位警察去了留存库,找到了2003年审查加油站的全部资料。

里面有个u盘,就是发票的备份记录。

将u盘插入电脑,主管问:“你们要找什么?”

年轻警察说:“查一个车牌,cu4532。”

cu4532。

主管输入,很快就跳出了一条对应记录,他念道:“2003年3月17日,加油金额300。”

当初这个系统,处于开发初期,要求数据详细,还有时间,主管继续念:“这辆车是在凌晨三点加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