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葬中谜

暗中调查林吞富。本文搜:看书屋 免费阅读

用了三天时间,找到一条很隐秘的线索。

林吞富有个哥哥,叫做韦聪明。

在很小时候,这对兄弟就因父母离异分开。

哥哥聪明跟了母亲和继父,换了“韦”这个姓。

林吞富留在焦厝岛,父亲很早就丢下家跑了,他和爷爷住在一起。

这两人在长大后的感情很好。

在2003年的时候,韦聪明因犯抢劫罪罪,被判了十年。

2009年,韦聪明在监狱疾病突发去世。

在他临死前,见过两个人。

分别是林吞富和图利遁。

一调查才发现,图利遁竟然是韦聪明的初中同学,且是最要好的朋友。

如此一来,就说明林吞富和图利遁是认识的。

韦聪明在去世前,也许特地拜托过图利遁,让他照顾一下弟弟林吞富。

因为这层关系,图利遁在一定程度上信任林吞富。

所以逃跑的时候,就选择让林吞富帮忙。

随着调查的深入。

一个又一个奇怪的细节交错出现。

2011年,林吞富的爷爷病入膏肓,医生说时日无多,于是提出让人回家去。

林吞富带着爷爷回到焦厝岛。

回岛时这船一颠簸,老人到家后当晚就咽气了,家里就林吞富一人。

他料理后事,守灵三天,在10月14日凌晨将遗体送去火葬场。

将遗体送去火葬场需分两个步骤:

先把棺材运到船上,乘船离开焦厝岛;

而后殡仪馆派车在码头等候,再将棺材送往火葬场。

殡仪馆每次出车都有记录。

当时是两个人出车。

找到这两个殡仪馆的工作人员,询问2011年那晚的事。

本以为他们早忘记了,但谁想他们竟然都记忆犹新。

一人抱怨说:“那天太累了,半夜三更打不到车!又很冷,走了快一个小时,好不容易才坐上出租车回火葬场,这500块太难赚了。”

警察吃惊,“你们不是有开车来吗?为什么要坐出租车?”

这两人详细解释了那天的情况。

10月14日凌晨三点,他们开车在码头等。

看到渔船开来。

几个抬棺人把棺材抬上车,接着抬棺人就走了。

这两人原本是让林吞富跟车的。

谁知林吞富说,“等一等。”

他从怀里掏出两包好烟给这两人,并说了个请求:“我有驾照,你们这车能不能让我一个人开,你们打车去火葬场,到那里我们汇合。”

林吞富说,自己想要独自送爷爷最后一程,“拜托了”,他从口袋里拿出1000元塞给这两人。

这两人当时见有钱收,感叹这林吞富的“孝心”,也就同意了。

凌晨三点,林吞富就把车给开走了。

这殡仪馆的两人在路上走着、拦车,早上五点多才回到火葬场附近。

在那里接回了车。

——

当如此多的细节浮现。

这一场“棺材藏人”的诡计就全部浮现了。

图利遁想着逃跑,找了林吞富。

那段时间林吞富的爷爷快去世了。

于是图利遁想到用棺材藏着自己,制造“密室岛”逃离的诡计。

原本应该是计划在几天之后的。

图利遁还让金店把钱汇总,假意美其名曰发工资,实际是想卷走这笔工资款跑路。

但是。

林吞富的爷爷从医院回岛后。

由于一路颠簸,身体扛不住,连夜去世。

“死亡”时间突然提前,让图利遁不得不放弃即将到手的20万工资款,提前一天,在10月13日就必须登岛。

到了岛上后,他一路躲躲藏藏,偷偷来到林吞富家。

躲在林吞富家。

等村民来祭拜之后,林吞富打开棺材,图利遁躲进了棺材里。

几个抬棺人进来,把棺材抬上船。

没有人会打开棺材看,也没有人怀疑死人有何可疑。

这船到了对岸。

码头是殡仪馆开来的车辆和两个工作人员。

林吞富给了这两人1000元,独自将车开走。

他一路开了20公里。

火葬场在北郊,距离奎克山约1公里路程。

所以在开到奎克山的时候,林吞富就把车停下。

打开棺材,图利遁从棺材里爬出来。

完成了从“焦厝岛”到“奎克山”消失20公里的诡计。

而接下来。

林吞富又把车开到火葬场,与两个工作人员悄悄对接。

再之后的事情也就明确了。

失踪案件暴露,警方将调查重心放在焦厝岛上。

而图利遁却躲在奎克山上。

林吞富负责给他带干粮和水,并且为他打探情报。

林吞富扮演热心的给图利遁找车,告诉他己经安全了,可以从奎克山跑走了。

图利遁笑着挖出埋在奎克山的400斤黄金。

拿出酬劳给林吞富,正准备握手告别的时候,却突然感觉一阵眩晕,晕倒了。

图利遁这才发现原来刚吃下的食物里下了迷药,林吞富的真实目的要的是这400斤黄金。

一场黑吃黑的反杀。

图利遁得意自己想出这一个隔空逃离的诡计,却在最后让奎克山也成了一座密室。

他被林吞富推下山崖,自己设下的诡计杀死了自己。

还让尸体藏了三年才被发现。

——

从目前这个推理来看,所有的疑点均指向林吞富。

但却不能够首接提审林吞富。

证据不足。

说林吞富和图利遁认识,关系只是哥哥的同学,太隐藏了。

说林吞富给火葬场的人钱,自己开车。

他完全能振振有词的解释,“我就是想送爷爷最后一程。”

有推理,却没有任何首接证据能指向林吞富杀死图利遁。

他只要一口咬死全不知情,那二十西小时后就要放人。

十西年过去了,面对这宗证物消失的谋杀案,该如何调查?突破口又该从何处撬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