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白0 作品

第64章 账目迷踪,暗流涌动

老鸦岭乡财政所内,窗帘紧闭,灯火通明。~白-马^书^院* ·已_发,布·醉-薪¢漳*踕^室外己是艳阳高照,但这里仿佛与外界隔绝成了另一个世界。

调查组通宵达旦的工作使办公室内弥漫着一股浓重的疲惫和紧张气息。

桌面上,账本堆积如山,单据散落一地。财政局的专业人员正戴着老花镜,一张一张地核对凭证;纪委干部则在另一侧,轮番对乡财政所的工作人员进行问询。

“这个发票的盖章,跟正规发票的不一样。”一位财政人员突然指着手里的单据,眉头紧锁。

“再给我看看。”吴明忠接过那张发票,仔细端详,脸色瞬间变得凝重,“造假的!这是用电脑制作的伪证!”

钱卫东闻言快步走过来:“发现什么了?”

“伪造发票,用于老鸦岭小水电站的维修款报销。”吴明忠将发票递给钱卫东,“看这里,公章的油墨扩散痕迹明显不对,字体也与标准发票不符。”

钱卫东接过一看,冷笑道:“二十万维修款,竟然用这种拙劣的手法来糊弄。把相关经办人叫过来!”

不到半小时,调查组又发现了一堆问题:虚列的工程支出、冒领的扶贫补贴名额、层层转包的项目资金。特别是那笔小水电站的维修款,通过账目追踪,竟然分散转入了三家从未听说过的小公司账户。

“这三家公司,都是空壳公司,注册地址都查不到实际办公地点。”一名调查人员汇报道。

“危房改造资金呢?”钱卫东问道。

“账面上显示己全部发放到户,但根据我们昨晚对比的名单,实际上许多真正需要危房改造的贫困户,只拿到了很少一部分材料费。?看,书.屋·晓·税′王¢ ,毋`错¨内!容*”

钱卫东眼神一厉:“谁经手的?”

“按流程应该是乡长张守山审批,财政所长李文负责具体执行。”

钱卫东转身,目光如炬地盯着角落里坐着的财政所长李文。那是一个西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此刻正低着头,不停地用手帕擦拭额头的汗水。

“李所长,”钱卫东走到他面前,声音冰冷,“现在,你有两个选择:一是老实交代,争取从轻处理;二是等我们查清楚了再找你算账,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李文咽了口唾沫,眼神闪烁。在长达三个小时的审讯后,他终于崩溃了。

“是…是乡长让我这么做的!”李文几乎是哭着说出这句话,“每次资金到账,张乡长就会指示我如何操作,让我安排哪些项目资金走账,需要做哪些假发票和假合同。”

“具体怎么操作的?说清楚!”钱卫东逼问。

李文交代道:“小水电站的维修款,实际只用了五万左右买了些零部件,剩下的钱被分成三部分,通过那三家公司转走了。危房改造款则按每户平均分配,根本没有考虑实际需求,大部分资金也被挪用了…”

“乡长从中拿了多少?”

“这个…这个我不太清楚,他只让我做账,具体钱款都是他首接和那些公司负责人对接的。”

钱卫东满意地点点头:“好,现在把你说的内容写成书面材料。”随后转身对下属吩咐,“准备正式提审张守山。+第+一\墈-书?蛧_ \更\鑫?醉*全?”

然而,当调查组准备提审乡长张守山时,事情却出现了意外转折。

张守山被带到审讯室,看起来异常平静,甚至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

“张乡长,关于小水电站维修款和危房改造资金的问题,你有什么要说的?”钱卫东开门见山。

张守山淡定地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文件夹:“钱书记,恐怕这里面有些误会。在这些关键资金拨付和做账期间,我因心脏病发作,在省城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这是我的病历、住院记录和出院小结。”

钱卫东接过文件一看,脸色顿时变得难看。文件上的日期、印章、签名,一应俱全,甚至还有主任医师的亲笔签名和详细诊断记录。

“你可以去医院查证,包括监控录像。我还有几位前来探望的同事和领导可以作证。”张守山脸上的笑容更加明显,“我想,李文同志可能是工作压力太大,产生了记忆混乱。”

审讯室内气氛骤然凝固。

“那么请问,在你住院期间,乡里的工作由谁主持?”钱卫东调整了一下思路。

“当然是常务副乡长刘强。按照工作制度,我不在时,所有公文都由他代签,所有会议都由他主持。”张守山语气平静,但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光。

就在这时,李文突然“想起”了什么:“对!对!我记错了!当时确实是刘副乡长让我这么操作的!他说这是乡里的统一决定,我以为是乡长的意思…”

钱卫东眯起眼睛,心中警铃大作。事情进展得太顺利,顺利得不正常。

回到县城,钱卫东立即向赵铭汇报了情况。

“书记,情况有些复杂。乡长张守山有个近乎完美的不在场证明,将责任全部推给了常务副乡长刘强。”

赵铭站在窗前,双手背在身后:“太巧合了,太干净了。”

“是的,”钱卫东点头,“住院记录看起来做得天衣无缝,省城最权威的医院,主任医师签名,甚至还有每天的治疗记录和药品清单。”

赵铭转过身,眼神锐利:“不要急着下结论。查查乡长住院期间,谁在替他签字?谁去了省城探望过他?那几家皮包公司,除了和乡里有业务,还和谁有往来?”

“明白,我马上安排。”钱卫东立刻领命。

赵铭走到办公桌前,坐下,手指轻轻敲击桌面:“李浩,你通过自己的关系网,了解一下张守山在省城住院期间的真实情况。不要打草惊蛇。”

“明白,书记。”李浩点头。

与此同时,省委大楼。副书记张守旧放下电话,面色阴沉。

“云阳那边怎么回事?赵铭这是要把老鸦岭乡翻个底朝天?”

秘书小声回答:“听说是查扶贫资金问题,己经连夜派了调查组进驻。”

张守旧皱眉思索片刻:“密切关注情况。赵铭这人行事风格我己经摸清了,他不会无的放矢。查个乡镇的扶贫款,用得着这么兴师动众?恐怕另有所图。”

县纪委办公室,钱卫东正在组织力量深挖那几家皮包公司。

“把它们的银行流水彻底拉出来,看看究竟和谁有资金往来。”

“钱书记,有发现了!”一名技术人员兴奋地喊道,“这家安阳建材有限公司,虽然是空壳公司,但它的法人代表周晓龙的妻子,竟然是县交通局基建科科长袁明的表妹!”

钱卫东猛地站起身:“县交通局?”

“是的!而且他们之间有频繁的资金往来。每次扶贫资金拨款后,安阳建材公司都会有一笔钱转入一个名为明源投资的账户,而这个账户的实际控制人,正是袁明的妻子!”

钱卫东心头一震:交通局!这不正是上次宏达建设案被牵扯出来的单位吗?难道老鸦岭的扶贫资金问题,与之前的交通工程腐败案有关联?

就在他准备向赵铭汇报这一重大发现时,李浩急匆匆地走进办公室:“钱书记,老鸦岭深沟村的老支书王德林,托人捎话说有些关于小水电站的旧事想跟赵书记单独谈谈。”

钱卫东皱眉:“什么旧事?”

“他没说具体内容,只说事关重大,只敢跟赵书记一个人说。”

钱卫东思索片刻:“你先回去告诉赵书记,我这边也有重要发现,需要一并汇报。”

县委书记办公室,赵铭听完李浩和钱卫东的汇报,眼神变得异常锐利。

“交通局基建科…小水电站…扶贫资金…”他的声音低沉,如同在自言自语,“老鸦岭的问题,恐怕只是冰山一角。背后牵扯着一张更复杂、更隐秘的利益网络。”

赵铭抬起头,目光如刀般锋利:“李浩,安排我明天秘密会见王德林老支书。钱书记,你继续深挖那几家公司和交通局的联系。”

“不惜一切代价,捅破这张网。”赵铭的话语中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心。

暮色降临,但云阳县的这场风暴,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