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州醉客 作品

分卷阅读258

好了打算,待今年诸事渐上正轨,他便会上折子自请外放到东南沿海为官,那里才是他想施展身手的地方。`萝-拉¢小?说· ~无\错′内?容\

钟义寒想,若是当时自己在场,管他对面是辅臣尚书,一定要与对方辩上一辩,绝不会让皇上受那等窝囊气。

可这个想法方一冒头,钟义寒又不由觉得心惊。景熙皇帝坑过他那么多回,怎么不知不觉的,自己倒与皇帝陛下穿进一条裤子里去了呢?

刘廷甫自然看不穿面前这小老弟的心思,兀自感叹道:“咱们尚书大人啊,还是忒要脸。你看人家工部吕尚书,也没在卢大人那起什么好作用,不是还该签签么。要不人家能把尚书之位坐的这么稳呢?坏事躲着走,好事往上凑,我算是看明白了,这做官呐,还是得靠脸皮厚。”

见钟义寒对自己的风凉话没什么反应,刘侍郎不由得有些尴尬。他在钟义寒眼前晃了晃手掌:“喂,钟老弟,你就快签了吧。有这等好事,不蹭白不蹭不是?”

钟义寒看向奏疏上字迹不一的签名,密密匝匝跟苍蝇一样。\萝¢拉?小~说\ ?已!发/布′最¢新¨章?节.鬼使神差的,他回想起来第一回同皇上见面的时候。

那人怀中抱着个孩子,同自己说,找不到这小娃娃的爹也挺好的,这样他娘至少就不会扔掉他了。

彼时钟义寒只觉得那人有病,可如今回忆起来,却咂摸出来些不同寻常的意味来。

是那人与他的母亲之间解不开的结。

钟义寒喃喃自问:“这真的,会是件好事么?”

刘廷甫万没想到找此人签个字竟如此费劲,急道:“我说老弟,你到底在犹豫啥呢?”

钟义寒将折本推回去:“刘大人,这字,我还是不签了。”

何去何从,也当是由那人自己决定,他不想做这推波助澜之人。

刘廷甫张了张嘴:“不是,为什么啊?”

钟义寒淡淡笑道:“下官生来性子孤僻些,这等热闹,也就不掺和了吧。”

刘廷甫眼中难□□出些失望之色。?j!i.n-g?w+u\x¢s-.^c′o′m/

毕竟他要钟义寒写的,不止是对方的名字,更是刑部的脸面,是要算自己的政绩的。这下可好,尚书与右侍郎俱不署名,让他这个左侍郎显得太过突兀。

可他又知,面前这个人可是连锦衣卫都敢顶,自己必是劝不动他的。

刘廷甫只好将奏疏收好,拱手道了告辞,恹恹离开了钟义寒的衙房。

114 灵济讲学

◎这曾经是他梦寐以求的事啊。◎

钟义寒散值后,并没有回他在灯市口的家,而是换了身便服,往北去了灵济宫。

此地今日有一场讲学大会。

本朝文风开化,各类学风门派层出不穷,而其中又以“心学”之说最盛。其奉行“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的宗旨,很受当朝士大夫读书人的追捧。

钟义寒对此类学说也十分感兴趣。

灵济宫是城西的一座道观,为永旻年间所敕建,时常有学者鸿儒在此处讲学,听者甚众。

钟义寒到达此处时,人群已挤了个水泄不通,道观内座无虚席,粗看大约能有数百人之多,盛况空前。

只因今日的主讲者难得一见,是文华殿大学士,当朝内阁次辅,顾文哲顾大人。

顾文哲此人,在内阁中属于较为中庸的做派,既不如首辅那般克己复礼,也不如三辅那般锋芒毕露,他夹在中间,存在感就显得低了一些。

但顾文哲在学子间却有个相当响亮的名号。他学识渊博,文章功底极深,是发扬心学的集大成者,追随者无数。

钟义寒挤在人群间,心道自己还是来晚了。不过他在人群中,却意外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那人身形高挑英朗,在一群读书人当中有种鹤立鸡群之感。他今日没穿飞鱼服,也没配绣春刀,一身便衣,倒真像个来求学的。

钟义寒越过人群,凑到那人身边,打招呼道:“庄衡大人。”

“钟大人?”庄衡没想到在这里会碰到熟人,“你是来此处听学的?”

“这话应该是我问庄大人吧?”钟义寒上下打量了他一番,怎么看都觉得他跟此处实在不太搭调,“庄衡大人也对心学感兴趣么?”

“钟大人此言何意?”庄衡眉毛高高挑了起来,“是担心庄某人听不懂吗?”

“不敢,不敢。”钟义寒干笑两声,“只是没想到庄大人的兴趣在这,那在下与您也算是同好,或可切磋一二。”

“嘁。”庄衡一声嗤音飘过。他怎么会看不透钟义寒心里是如何想他的。

“虽同处一室之内,本官与钟大人所在位置不同,听到看到的也自然不同。”

他既用了“本官”这个称呼,便表明了他今日不是来此处闲逛的。

钟义寒缩了缩脖子,这倒是也不难理解。收集情报,探查民情,本就是锦衣卫分内之事。而这种人多眼杂的场合,探听消息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但钟义寒就是看不惯他们锦衣卫身上的这股……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