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叔啊 作品

第八十三章 酒宴献诗

当月影高挂,酒宴也行至尾声。

在座的基本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自然也不会醉酒失态,大多都是面带微醺。

董瑜此时也喝了不少,主要是夺了肤施县,他在这乱世之中也算是有立足之地。

除此之外,今夜收获可谓颇丰,不仅夺了於夫罗大量储备,还留下了李彦与童渊。

这两位老者虽然不太可能追随他上阵杀敌,但是可以用的地方就太多太多了。

别的不说,他麾下可是有不少青年战将,只要能拜入二老门下,假以时日,不说能得到像吕布、赵云这样顶尖的战力,但多几个战场骁将一定是不在话下的。

……

就在这时,董瑜的余光瞥到贾诩身上,只见贾诩低头在李蔚身旁说着什么,李蔚不断挠头,好似有些纠结。

就在董瑜准备转移目光之时,李蔚恰巧抬头与之对视上了。

一时间李蔚脸上纠结尽去,只见他长身而起,身高八尺,英武俊朗的李蔚本就是宴会中的焦点之一,这一下自然是吸引了大部分人的目光。

只见李蔚拱手道:“主公,良辰美酒,怎能没有诗词作伴。末将即兴一首,还请主公与诸位品鉴。”

董瑜也来了兴致,一脸期待的看向李蔚。

李蔚环顾众人一圈,随后轻咳一声,朗声道:

“袅袅晚风送,迟迟清意来;木槿又千色,叶落可曾归。”

“浮窗雨伴霜,萧瑟眸中寒;今年复如是,举杯梦离人。”

李蔚吟唱完,便拱手向四周作揖。

所有人也都在品读,有的露出欣赏的表情,也有的露出一脸不屑之色。

董瑜也跟着轻轻点头,他哪里懂得什么诗词之道,时至此时,他的所有作品都来源于后世大家。

但众人可不这么认为。

贾诩站了出来,言道:“主公于诗词之道颇有造诣,不知此诗感觉如何。”

董瑜连忙轻咳两声掩饰自己的尴尬,干笑道:“还是由文和点评吧。”

贾诩一愣,没想到董瑜会把这事儿推回来。

不过他也没有推辞,而是认真的道:

“此诗浅显易懂,倒是不用解读其意,以秋日之景,影射年复一年失去身边人的悲郁之情,也算是言之有物。只是平仄上还需调磨一番。”

李蔚虽然没有得到董瑜的点评,心中多少有点失落,不过有了贾诩中肯的点评,也算是心满意足了。

于是拱手谢礼后重新落座。

贾诩却并未坐回去,而是看着董瑜笑道:“李小将军都开头了,主公可不能落于人后啊。”

董瑜闻言一怔,原来贾诩与李蔚是在密谋这个事情啊。

估计李蔚说的“即兴一首”也是托词罢了,还不知道他这首诗写了多久呢。

董瑜可不想动不动就剽窃后世佳作,毕竟他肚子里的存货也不多,唐诗三百首……忘的也差不多了啊,而且这个时候吟诗,总不能来一首毫不应景的“床前明月光吧……”

但贾诩可不这么想,现在在做的有肤施当地的士绅子弟,让董瑜适当表现一下才能,对博取名望还是有些好处的。

何况他真实的目的,是李彦与童渊呀。

贾诩见董瑜像是在思索,于是继续道:“如今吾等入得并州,接下来少不得要与胡人生死搏杀,还请主公以家国大业之名,赋诗一首,也好激励将士们呀!”

董瑜见推不过,而且他听贾诩这么一说,心中也想起一首自己前世就很喜欢的诗歌,于是不再推辞,长身而起。

不少士绅对此撇嘴表示不屑,毕竟董瑜的年纪摆在那边,他们实在是不相信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即兴创作下,能写出什么好诗来。

只当是这个半道杀出来的征北将军在作秀罢了。

董瑜却不理会任何人的目光,他深吸了一口气,仰头向天,随后端起一盏美酒一饮而尽。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众人听到董瑜逐渐浓厚的声调,在搭配他现在略显沙哑的声音,心情一下子全都激荡起来,一个个放下酒樽,全都眼巴巴的望向董瑜。

“万千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熹平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董瑜的声音一句高于一句,到“朝天阙”三字,他几乎是怒吼而出。

那满腔的赤子之血,仿佛要燃尽天边乌云。

让众人无不振奋。

他们知道董瑜心中之意,熹平耻,讲的是熹平六年,鲜卑人屡屡寇边,劫掠百姓。

汉灵帝遣夏育出高柳,护羌校尉田晏出云中,护匈奴中郎将臧旻率兵出雁门,但是此战却被当年的鲜卑大单于檀石槐打得大败而归,死者十之七八,从此之后,汉北边疆一度不稳,各地胡族叛乱频频,大汉也进一步失去了对并州的统治。

时至今日,整个并州,还在大汉治下的,也只有雁门、太原、上党三郡。

至于董瑜说的“收拾旧河山”,那就更不必说了,现在他在做的,不就是此事么。

很多被邀请来参加宴席的本地士绅都红了眼眶,或许只有被匈奴人奴役几十年的他们,才明白这首诗对他们的冲击有多大。

士绅尚且如此,就更别提童渊与李彦了。

二老皆站起身来,双目灼灼的看着董瑜,他们心中的壮怀激烈,又岂是杯中酒可以压制的。

“冠军侯这首诗,必然流芳百世,激励后来者。今能聆听,实属万幸,当饮三百杯,当饮三百杯啊……”

一位中年士绅涨红着脸如是说道。

贾诩也是一脸愕然的看着董瑜,他只是想董瑜来几句激励人心的话,顺便展示一手诗才,用以增加名望与笼络人心。

没想到董瑜一出手,就是这么一首气势恢宏之诗,就连他那颗波澜不惊的心,也跟着隐隐震动。

他用眼角的余光看了看李彦与童渊的表情,他知道,这首诗出来,这两位老人已经是稳了。

接下来,就是看怎么用了。

……

董瑜自己也是平复了老半天的心情,只能说岳飞这首“满江红”真的太具气势了。

他在朗诵的过程中,更不由得心驰神往,导致现在久久不能自已。

环顾全场,看着一个个激动不已的人们,董瑜知道这首诗朗诵出来一定会很震撼,但真没想过效果会这么的好。

他更没想到的是,这首诗,将会在未来,给他带来多少慕名而来的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