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哪壶不开提哪壶

“你小子想象力咋就那么丰富呢!”陈志训斥道,“钱是王八蛋,花了咱再赚。

债务暴雷了,可以努力挣钱上岸,我能一辈子都欠债还不上吗?

逾期的债务早就还上了,你别考虑那个。

这些钱是要你去买东西的。

你下班之后立即去镇上卖家电的那里,买一台一万来块钱的大空调,再买一台七八十寸的大电视。

拉到爷爷的果园这里来,让他们吃了午饭就过来安装。

另外,你再去安监控的那儿,让他们过来看一下这边果园的地形。

现在不是有那种可以独立安装,不用充电,用太阳能电池板的监控吗?

叫他们多拿上几款,让我选一下。

干完这两件事之后,你去买点烧鸡、猪蹄子啥的卤货,到爷爷这里来吃饭,大姑在包水饺。”

陈志说完,电话那头的陈震宇沉默了十几秒,似乎还没有从震惊当中恢复过来。

然后才说道:“我看到了,你发来三万块钱。那好吧,我马上去办。”

同时还嘟嘟囔囔地说,“你小子还真够神秘的,前几天逾期了债务暴雷,我们几个还在讨论,看看能不能给你凑点钱缓解一下你的债务压力呢。

你这一下子就变成暴发户了,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陈志说道:“我说我中了彩票,你信吗?”

“我信你个大头鬼呀,好了不说了,马上下班了,一会儿见。”

等他进屋的时候,看到大姑拉着沈青琳的手,还在亲热地说着。

很明显,大姑最关心的还是沈青琳的婚姻问题。

当她得知沈青琳不但还没结婚,而且从始至终都抵触婚姻的时候,她就又开始劝她。

“青琳啊,咱们祖祖辈辈的都是庄稼人,老一辈传下来的就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你别看小志结婚都一年多了,我还嫌他结婚太晚了呢。

村里那些小年轻跟他差不多大的,很多孩子都上学了。

你看你今年也二十九了,再不赶紧结婚,那不是也耽误生孩子吗?

这个女人啊,生孩子还是得趁早,要是晚了就不好生了。”

沈青琳俏皮地说:“大姑,要是这么说的话,那我就干脆别生了。

生孩子那事想想就可怕,我可受不了。”

大姑嗔怪地瞪她一眼:“你这孩子怎么还是这种想法啊?

你不结婚不生孩子,到老了你靠谁呀?

去住养老院,养老院的人凭什么尽心尽力去照顾你呀?

自己亲生亲养的孩子都未必孝顺父母,何况是外人。

你现在还年轻,觉得什么都无所谓。

但是等你年纪大了,父母也去世了,那时候你才发现在世界上没个亲人真不行啊。

你说你这孩子怎么就这么不听话呢?

你要是听话的话,早早的跟小志结婚,你说你俩多般配的一对啊——”

说着,大姑的眼眶都红了。

这时候爷爷也由衷地感慨道:“青琳是个好孩子,这么好的闺女给我当孙媳妇的话,那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分。

可是你这孩子为什么非得要在大城市上班呢?

京城有什么好啊?

听说京城的雾霾特别厉害,冬天又特别冷。

你说你回到咱们这边来,冬天不冷夏天不热的,咱这里的气候最养人了。

也不说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了,你看现在小志结婚了,你到现在还单着。

听爷爷和你大姑的话,赶紧找个老实可靠的年轻人结婚了吧。”

陈志立马打蛇随棍上的说:“爷爷,你对青琳还念念不忘呢。

正好她现在也没结婚,干脆过两天我跟刘红离婚算了,还是跟沈青琳结婚最好啊,这才是真正的原配。”

他说这话的意思其实就是在给爷爷打预防针。

因为自己跟刘红离婚的事终究是瞒不住的,早晚会让爷爷知道。

不知道爷爷得知这个消息会有多伤心,现在先给他一个会离婚的心理预期,到时候老家伙也不会受打击太大。

爷爷立马瞪起眼睛骂道:“胡说八道什么啊?结婚了那就是一辈子的事。

过得好好的,哪能随随便便离婚。

你赶紧给我努力,尽快让我抱上重孙子才是正事。

青琳你说对不对?”

陈志这话让大姑一下子警惕起来,她瞪一眼自己的侄子,又看看沈青琳,似乎嗅到了什么危险的气息。

于是不再劝说沈青琳赶紧嫁人结婚,而是拉着沈青琳说:“青琳啊,你俩有口福,正好大姑在这里包水饺。

今中午就在这儿吃饭。

多了你们两个,肯定又要多包一些,所以你帮着大姑一块干活吧。”

沈青琳立刻苦起脸来。

因为从小到大,她最抵触的就是干家务活。

可以说这妮子从小就有跟其他人不同的志向。

她觉得女人就不应该只围着家长里短、锅台转,所以从小就不愿意跟着母亲学炒菜、做饭这些。

她的这种思想观念,大姑是早就领教过的。

但是很明显,此时此刻的大姑就是要故意为难她。

沈青琳也不瞒着:“大姑,你是了解我的,我不会干家务活,我帮不了你啥呀。”

大姑强势地说:“就是因为你不会干,我才得叫着你干。

一个姑娘家,连做饭、包水饺都不会,你以后怎么生活啊?

咱不说你学会了伺候别人,就是你自己想吃了,自己会做,吃着也方便啊。”

不由分说,拉着沈青琳在桌子的对面坐下,“我擀皮儿,你包水饺,我先包几个,你看着啊。

这饺子皮儿要这么拿,稳稳当当的,馅儿不能放太多,不然包的时候就容易露出来。

然后把边儿压紧,捏出褶子,这样包出来的饺子才好看又好吃。”

沈青琳没办法,只得有一搭没一搭地跟着学习。

可以说从小到大,她妈逼着她学包水饺,她都是坚决拒绝,可是现在不好意思拒绝大姑。

她好不容易歪歪扭扭捏出来一个水饺,然后伸到大姑面前:“大姑你看,是这样吗?”

大姑沾满面粉的手抓住沈青琳的手腕子,另一只手居然一个一个地数着水饺上有几个褶子。

“这褶子要捏出十二道才吉利。

想当年小志他妈头一回上门,我们家就是包水饺招待。

小志他妈也帮着包水饺,真是一把好手啊,她包的饺子能立在清水里不沉底儿。

就是看上了她这一手好活,这门亲事才成了。”

陈志最了解自己的大姑了,她是个精明的人。

现在当着沈青琳的面,居然哪壶不开提哪壶,提起了自己的母亲——那个抛夫弃子的狠心女人。

很明显,这是大姑有意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