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内,残阳将要落山,映照着斑驳的城墙。刘备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尘土飞扬的大道,那是他败退的军队正在陆续进城。曾经意气风发的脸庞此刻布满了疲惫与忧虑。
"主公,庞军师和诸葛先生已在议事厅等候多时了。"一名亲兵上前禀报。
刘备微微点头,转身走下城楼。他的步伐沉重,铠甲上还残留着战斗和逃跑时的痕迹,血迹已经干涸,但那股铁锈般的腥味依旧萦绕不去。
议事厅内,气氛凝重。庞统和诸葛瑾分坐两侧,见刘备进来,连忙起身行礼。
"免礼。"刘备摆了摆手,在主位上坐下,"士元、子瑜,我军伤亡情况如何?"
庞统面色凝重,沉声道:"主公,此战我军损失惨重。阵亡将士五万余人,伤者近三万。其中,太史慈将军麾下的西凉铁骑折损过半,管亥将军也受了重伤,恐怕短时间内难以再上战场。"
刘备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这些数字背后,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是他多年积攒的精锐。
"曹操那边情况如何?"他睁开眼,声音有些沙哑。
诸葛瑾接过话头:"曹操退守濮阳,据说伤亡比我们更为惨重。张固此战大获全胜,如今士气正盛,恐怕很快就会挥师北上。"
"哼!"一声怒喝突然从厅外传来,张飞大步流星地走进来,满脸怒容,"曹操这个坑货!若不是他临阵不行,我军何至于败得如此之惨!大哥,咱们就不该与这奸诈小人结盟!"
刘备皱眉:"翼德,不得无礼。此战失利,非曹操一人之过。"
张飞却不依不饶:"大哥!曹操分明是存心要消耗我军实力!他麾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却偏偏让我军打头阵!如今我军伤亡惨重,他却龟缩在濮阳,这不是坑我们是什么!"
庞统轻咳一声,打断了张飞的抱怨:"三将军,事已至此,抱怨无益。当务之急是考虑下一步该如何行动。"
张飞瞪了庞统一眼,但还是闭上了嘴,气呼呼地坐在一旁。
刘备看向庞统:"士元有何高见?"
庞统沉吟片刻,道:"主公,洛阳虽为古都,但地处平原,四面受敌,易攻难守。如今我军新败,士气低落,若张固来攻,恐难以坚守。不如..."
他顿了顿,目光坚定:"不如放弃洛阳,退守潼关。潼关天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我军可依托潼关之险,与张固周旋。同时,可派一支偏师驻守武关附近,防备张固从南阳方向进攻,最好能将武关重新夺回来。"
"放弃洛阳?"刘备眉头紧锁,"这可是大汉旧都啊..."
诸葛瑾轻叹一声:"主公,洛阳虽重要,但如今我军实力大损,实在难以兼顾。况且,张固若攻洛阳,必倾尽全力。我军若在此与之决战,胜算渺茫。"
刘备沉默良久,终于点了点头:"也罢,就依士元之策。传令下去,全军准备撤往潼关。洛阳城内的粮草辎重,能带走的全部带走,带不走的...就烧了吧。"
说到最后,他的声音有些哽咽。放弃洛阳,意味着放弃了他复兴汉室的一个重要象征。
"主公,"庞统继续道,"退守潼关只是权宜之计。我军真正的根基在汉中和西凉。尤其是汉中,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乃养兵蓄锐之地。当务之急是确保汉中万无一失。"
诸葛瑾点头附和:"士元所言极是。张固麾下能人众多,必会想到从益州出兵攻打汉中。如今张固麾下徐庶已去了益州,此人计谋无双。汉中防御空虚,需尽快加强。"
张飞闻言,拍案而起:"大哥!让我去守汉中!张固那厮若敢来犯,我定叫他有来无回!"
刘备看着张飞,眼中闪过一丝欣慰。这个三弟虽然鲁莽,但忠心耿耿,勇猛无敌。
"翼德,汉中确实需要一员大将镇守。但你性子急躁,需有人辅佐..."刘备思索片刻,"这样吧,我派阎圃、杨任、夏侯兰随你一同前往,再调拨两万精兵给你。"
张飞大喜:"大哥放心!有我在,汉中稳如泰山!"
庞统却皱眉道:"主公,三将军勇猛无敌,但汉中乃我军根本之地,需文武兼备之人镇守。不如..."
他犹豫了一下,"不如让子瑜先生随三将军一同前往。子瑜先生沉稳多谋,可补三将军之不足。"
刘备眼前一亮:"此计甚妙!子瑜,你可愿往?"
诸葛瑾拱手道:"属下愿往。"
刘备满意地点点头:"好!汉中就交给你们三人了。务必小心谨慎,不可轻敌冒进。"
三人齐声应诺。
议事结束后,刘备独自一人站在庭院中,仰望星空。夜风拂过,带来一丝凉意。他想起当年在涿郡起兵时的豪情壮志,想起与关羽、张飞桃园结义时的誓言,想起这些年东征西讨的艰辛...
"主公,夜深了,该休息了。"庞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刘备回头,勉强一笑:"士元还未休息?"
庞统走到刘备身旁,轻声道:"主公可是在为战事忧虑?"
刘备叹了口气:"士元啊,这一败,我军元气大伤。张固势大,曹操奸诈,我...我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庞统却目光坚定:"主公不必过于忧虑。胜败乃兵家常事。当年高祖屡败于项羽,最终垓下一战定乾坤。我军虽败,但根基尚在。只要稳守潼关,巩固汉中和西凉,假以时日,必能东山再起。"
刘备苦笑:"话虽如此,但张固会给我们这个时间吗?"
庞统微微一笑:"主公放心。张固虽胜,但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他麾下谋士众多,必然各有主张,时间一长,必生龃龉。况且,曹操尚在,张固必先对付曹操,暂时无暇全力对付我们。"
刘备点点头,心中稍安:"士元所言极是。只是..."
他犹豫了一下,"我总觉得放弃洛阳太过可惜。那可是大汉的旧都啊..."
庞统轻叹道:"主公,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洛阳虽重要,但比起汉室复兴的大业,不过是一城一地之失。待我军实力恢复,再夺回不迟。再者说,此战我军也不是没有收获,至少长安到我们手里了!"
刘备深吸一口气,眼中重新燃起斗志:"没错,我军损失这么多兵马,长安虽说是曹操借给咱们的,可是如今想必他也没理由来要回去了!好!就依士元之见。明日一早,全军撤往潼关!"
次日清晨,洛阳城内一片忙碌。士兵们正在收拾行装,准备撤离。百姓们惶恐不安,不知未来将如何。
刘备站在城门前,看着一队队士兵列队出城,心中百感交集。
"主公,该走了。"庞统轻声提醒。
刘备最后看了一眼洛阳城,转身跨上战马:"传令下去,烧毁粮仓和武库,不给张固留下一粒粮食,一件兵器!"
随着命令下达,洛阳城内很快燃起熊熊大火。黑烟滚滚,直冲云霄,就像十多年前一样。
大军缓缓向长安行进。刘备回头望去,只见洛阳城渐渐消失在视野中。他知道,这一走,不知何时才能回来。
十日后,大军抵达潼关。潼关守将廖化早已得到消息,亲自出关迎接。
"主公!"廖化单膝跪地,"末将已按照庞军师的吩咐,加固了关防,囤积了粮草,足够大军半年之用。"
刘备扶起吴懿:"辛苦了,你做的很好。"
进入潼关后,刘备立即召集众将议事。
庞统首先汇报:"主公,据探子来报,张固已派赵云率五万大军攻打洛阳。幸而我军及时撤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刘备点点头:"洛阳现在情况如何?"
"赵云兵不血刃占领了洛阳,正分兵把守各处要道。张固亲率主力北上,看样子是要与曹操决战。"
阎象插话道:"主公,这正是我们的机会。趁张固与曹操交战之际,我军可抓紧时间休养生息,恢复实力。"
刘备问道:"先生有何具体建议?"
阎象胸有成竹:"首先,当务之急是安抚西凉和汉中。西凉地广人稀,但盛产战马,是我军骑兵的重要来源。可派关将军前往西凉,凭其勇武招募羌胡勇士,重建西凉铁骑。"
"其次,汉中乃天府之国,土地肥沃。可效仿秦国旧制,奖励农耕,减轻赋税,鼓励生育。同时,加强关隘防守,尤其是米仓山和阳平关,防备张固从益州来犯。"
"最后,可派使者联络南蛮和羌人,结为同盟。这些少数民族勇猛善战,若能为我所用,可大大增强我军实力。"
刘备听得连连点头:"先生此策甚善。就按你说的办。可惜失去了孟起,否则以他与羌人的关系……罢了!"
庞统补充道:"主公,还有一事。如今我军新败,士气低落。可效仿当年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对外宣称我军元气大伤,无力再战;暗中却积极备战,待时机成熟,再图东进。"
刘备赞许地看着两位谋士,鼓励道:"有二位相助,何愁大业不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