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曼咬着下唇,满脸都不甘,可当她准备再开口时,一名工作人员却匆匆跑来:“段老师!合唱团那边想请您指导下和声!”
段清野下意识看向应卉清,沈小曼已抢先一步举起手:“那我陪清野哥哥去!这边交给应姐姐就好”
“小曼,留下来陪我好吗?”
段清野正要拒绝,应卉清却忽然开口。
“基地的民俗乐器区我还没弄明白,你对这些最熟悉,不如也带我见识一下。”
工作人员没看出这三人之间的微妙氛围,连连点头。
“是啊沈同志,段老师这边就交给我吧,你继续陪应老师。”
沈小曼攥紧裙摆,指甲几乎要掐进掌心。
最终无奈,也只能答应了下来。
“好吧。”
她眼睁睁看着段清野被带着走远,待脚步声消失,沈小曼猛地转身,狠狠剜了应卉清一眼。
应卉清只是回以温柔的笑。
恼羞成怒的沈小曼冷冷的看了应卉清一眼,突然拍手叫停正在排练的舞者,扬起下巴道:“应老师是沪市来的大专家,不如点评点评我们青城的《马兰花谣》?”
应卉清没有说话。
沈小曼似乎是终于找到了可以为难到应卉清的点,刻意拖长尾音。
“应老师是没法点评吗?不过也是,应老师毕竟大城市来的,对乡土文化可能不太‘习惯’。”
应卉清挑了挑眉,心道这丫头还真是片刻都不想放过自己。
于是缓步走到队伍中央,目光扫过舞者们系着铜铃的脚踝:“这段舞步,融合了羌族萨朗的圆阵,又加入了回族踏脚舞的跃动感。”
她手指点了点:“但精彩部分的队形变化,是不是参考了东乡族宴席曲里‘骆驼队’的走法?”
排练厅骤然安静了。
沈小曼难以置信的瞪大眼,没有想到应卉清竟然没有被自己为难住。
一时间心中更加气愤,便立刻继续施压。
“既然应老师这么了解,不如仔细说说,这舞蹈还有哪些不足?”
沈小曼抱着手臂,嘴角勾起一抹挑衅的弧度,仿佛在说“看你怎么出丑”。
应卉清缓步走到排练厅中央,目光如炬地审视着整个舞蹈队形。
“你们再跳一遍。”应卉清淡淡挥手。
舞蹈队立刻行动起来。
应卉清微微眯起眼睛,仔细聆听鼓点节奏。
忽然,应惠清抬手叫停。
“第二段队形变化时,”她开口道,“右侧三位舞者的步伐比音乐慢了半拍。这并非是舞者的失误,而是腰铃的重量影响了他们的动作节奏。”
她起身走向道具架,拿起一个腰铃轻轻摇晃,金属撞击的声音清脆却沉重:“这种传统腰铃虽然极具民族特色,但重量确实会影响舞蹈的灵活性。如果将马步改为更轻盈的踮步,既能保留力量感,又能提升整体协调性。”
说着,她亲自示范了几个踮步动作,身姿轻盈如燕,与方才舞者们略显滞重的步伐形成鲜明对比。
“还有这里。”她走到队形中央,“当舞者们围成圆圈时,手臂的摆动幅度可以再大一些,配合眼神的交流,会让整个舞蹈更具感染力。民族舞蹈的精髓不仅在于动作,更在于情感的传递。”
她一边说,一边伸手调整一位舞者的手臂角度。
“想象自己是在草原上自由驰骋,让每一个动作都充满生命力。”
指导老师眼睛一亮,立刻凑上前:“应老师,关于多民族元素融合的部分,您还有什么建议吗?”
应卉清微笑着点头,从道具箱中取出一条彩色绸带:“比如在舞蹈高。潮部分,可以加入藏族水袖舞的元素,用绸带的翻飞象征河流奔腾,既能丰富视觉效果,又能自然衔接下一段节奏。”
沈小曼站在人群边缘,脸色越来越难看。
她精心准备的刁难,此刻却成了应卉清展示才华的舞台!
看着应卉清站在人群中央侃侃而谈,沈小曼终于忍不住了。
“既然应老师这么懂行,不如多指点指点其他工作者吧。”沈小曼猛地挤进人群,故意提高声调。
“别让我们这些"井底之蛙"耽误了沪市专家的时间。”
她刻意把“专家”二字咬得极重,尾音带着刺。
应卉清却像没听出火药味,对着沈小曼微微一笑。
“那你觉得该怎么安排?”
“还有三个部门没参观,总不能让他们等太久吧?”沈小曼咬牙切齿的说道。
应卉清向指导老师歉然一笑:“下次有机会再聊。”
两人一前一后走出大厅,沈小曼故意把高跟鞋踩得震天响,一路直愣愣的往前走,半个字都不和应卉清说。
直到应卉清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小曼,你走这么快,我连展品说明都看不清了。你今天的任务,就是带我熟悉基地,帮我早日融入这边的工作。可是你这么消极怠工,只怕会耽误了我的事,你不怕领导问责吗?”
沈小曼猛地刹住脚步,转身,杏眼圆睁盯着应卉清:“少拿领导来威胁我!有本事你现在就去告状!”
应卉清淡然一笑:“我并不是威胁你,我只是觉得,你对乐器构造、舞蹈流派的讲解,连专业讲解员都未必比得上。”
她垂眸轻笑:“以你的能力,困在‘向导’的职位上,确实屈才了。或许你和我多说一些,我能更快地融入工作。”
“假惺惺!”沈小曼突然尖声打断,“你不过是仗着年纪大、资历老,就想踩着我立威?我现在经验少又怎么样,未来有的是机会超过你!”
应卉清却突然上前半步:“别总把人想成敌人,我刚才说的每一个字,都不是讽刺。”
沈小曼浑身僵硬,瞪大的眼睛里写满警惕。
眼前女人的目光太过坦诚,像是能直接看透她强撑的嚣张。
“你会真心夸我?”
“当然。”应卉清收回手,从手提包里取出笔记本,扉页上密密麻麻记着参观时的笔记。
“你对地方乐器材质的分析,还有对宴席曲舞步演变的见解,都让我受益匪浅。”
她顿了顿,笔尖轻点纸面:“只是……如果你能把对展品的热情,和对人的情绪分开,会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