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弯小月 作品
第三十一章 老爷爷的家
这摆摊才多久,一下子就赚了好几吊钱了!
要知道他们这群暗卫去码头抗包袱,一群人扛一个月也赚不到两吊钱。
这苏家小娘子当真是奇人!
“你们还愣着干什么,过来帮忙啊!”苏玉双招呼着他们,“不会包包子,擀面总会吧!”
那群暗卫一听都跑过来帮忙。
一群人忙着擀面,苏玉双和苏岳飞快地包着包子。
一百个包子很快就上了蒸笼。
“老板娘,我可是先来的,你得先把这个包子给我,先到先得!”六子生怕刘管家抢了先,急忙说道。
“你放心,咱们这就是先到先得。皇帝老儿来了也要排队。”苏岳笑呵呵地说。
刘管家鼻尖发出一声冷哼,显然看不上六子这样。
“哟,这不是黄老爷家的赵管家么!您也来这买吃食?”
六子给对方拱了拱手,说:“惭愧啊,我家小姐舌头挑剔,独好这一口。”
路人说道:“黄小姐都喜欢,那一定是顶顶好吃的美味了!”
路人说着,也跑到摊前排起了长队。
苏岳一看,立刻从桌子下拿起了签子,说:“都记得排队啊!千万别插队!”
香喷喷的包子不一会就出炉了。
众人闻着香气,垂涎欲滴地看着一群伙计在打包刚做好的包子。
赵六子高兴地对苏玉双拱了拱手,说:“谢谢老板娘,您生意兴隆!”
“得嘞,
您慢走!
赵六子路过刘管家身边时,还故意扭了扭脖子白了他一眼。刘管家黑着脸看着赵六子,啐了一口在地上:“什么玩意!”
刘管家拿到包子和萝卜干后,也带着家丁离开了。
早点摊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苏玉双和苏岳忙活着做包子,陆惊寒负责收钱发签子,其他人则负责上菜和收碗等打杂的。
好不容易忙活完了,苏玉双刚准备收摊,看见不摊前站了一位老人。
正是她一开始送包子的那位老人。
“老爷爷,你怎么还在这里?是不是包子不够吃啊?我这再给你装几个。”苏玉双热情地说着。
老人连连摆手,笑着说:“小姑娘,谢谢你啊,不过我不是来卖包子的,我是想问问,你会不会做饭。”
“做饭?”苏玉双愣了一下。
苏岳走过来,看着那个老人说:“老大爷,你家缺做饭的啊?”
老人点点头,又摇了摇头,说:”家里的厨子临时有事,我一时半会找不到人做饭。“
苏岳说:“您儿媳妇不会做饭么?”
老人叹了一口气说:“我儿子媳妇都不在陵水城,我老伴儿吃不惯这里的酒楼,我刚刚拿回去的包子,她吃了赞不绝口,我想着小娘子您要是会做饭的话,就帮我做一顿饭,钱我一定不会亏了你!”
苏岳听了直笑:“老爷子,您的夫人嘴倒是挺叼的。”
老人听了忍不住笑道:“她什么都好,就是吃饭上面有点要求罢了
,我一想顺着她,这么多年,她夸过的厨子,一只手都数的过来!”
苏玉双听了笑起来,说:“老爷爷,做一顿饭没问题。”
老人听了连连点头:“好好好!那小娘子就请跟老夫回家一趟!”
苏玉双刚准备换下衣服跟着老人离开,陆惊寒拦住她,说:“我跟你一起。”
苏玉双抬头看着他,奇怪地说:“你干嘛跟我一起?”
陆惊寒淡淡地说:“不放心你一个人。”
苏玉双听了微微一愣,随后笑道:“那行,你跟我一起。”她说着,回头看着苏岳,吩咐道,“哥,别忘了去集市上采办点东西啊!明儿要用的。记得给他们结算工钱。”
“你就放心去吧!”苏岳说。
陆惊寒回头看着那群暗卫说:“你们待会跟着苏大哥收好东西,把东西带回他家,你们就可以回去了。”
吩咐完后,陆惊寒和苏玉双来到了那个老人家。
老人家在这条巷子的尽头,是一处非常大的宅院,但是外部看起来有些破旧,像是许久没人住一样。
陆惊寒盯着宅院的门口陷入深思。
苏玉双回头,看见陆惊寒盯着宅院大门出神,笑着说:“陆大哥,快来,别发呆了。”
陆惊寒这才收回了神思,跟着苏玉双来到了院子里。
苏玉双一进院子,就被眼前的景象给震慑住了。
相比较破败的大门,院子里的一切都极其雅致,雕梁画栋,曲觞流水,假山怪石,将整个院子装饰的
错落有致。
苏玉双心中瞬间出现了一个词——低调。
想必这老人家来路不小,为了掩人耳目,这才低调行事。苏玉双在这陵水城生活了这么多年,尚且不知道这里还有如此富裕的人家。
陆惊寒则被抄手游廊的廊画吸引了,他盯着一处细细观赏。
老人回头,看见身后的两个年轻人眼光都被院子里的景象所吸引,忍不住笑道:“老夫平日里也没有其他爱好,就是喜欢这些东西,还请二位不要见笑。”
“哪里哪里,老先生你情趣雅致,旁人是断断比不上的。”苏玉双笑道。
陆惊寒看着老人淡淡一笑,说:“老先生大智若愚,是晚辈们鲁莽了。”
老人哈哈一笑,然后说:“二位,厨房在这里,请跟我来。”
苏玉双跟着老人来到了厨房。
厨房很宽敞,里面的厨具也一应俱全。唯一可惜的就是里面没有什么菜。
老人一脸抱歉地看着他们说:“家里的厨子每日都是现买新鲜的菜,厨子不在家,家里也没什么菜。”
陆惊寒好奇地问:“老先生,您家里难道没又其他的下人么?
老先生连连摆手,说:“我们家里人丁单薄,加上我老伴儿不喜人多,所以家里没有什么下人,凡事都是我们二老亲力亲为,只是每天请厨子他媳妇和他孩子帮我们打扫打扫院子。“
“原来是这样。”苏玉双点点头,随后看了一眼厨房里的菜,发现有一颗白菜,院子
里还有一只老母鸡。
她看着老人,说:“老爷爷,中午两菜一汤可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