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却不为所动,果断下令:“在京城至通州官道设官营运输试点,朕倒要看看,是天谴厉害,还是朕的决心厉害!”】
【试点运行初期,马车夫们的反对声浪一波接着一波。他们成群结队地举着“还我饭碗”的横幅,围堵致远监。为首的车夫老陈满脸悲愤,大声喊道:“没了马车,我们一家老小喝西北风去?祖祖辈辈都是赶车的,凭什么要丢了这手艺?”】
【朱由检得知后,亲自来到现场。他站在高处,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大声说道:“乡亲们!朝廷开办驾校,免费教你们驾驶驰风翼,工钱比赶马车高一倍!而且,道路畅通后,货物运输量增大,需要更多的人来工作!跟着朝廷干,有饭吃,有钱赚!”同时,他还颁布了《道路修缮令》,征调十万民夫,拓宽官道,铺设碎石路基,改善路况。】
【半年后的早朝,一场戏剧性的转变发生了。户部尚书毕自严满脸喜色,双手颤抖着捧着账本,声音激动得发颤:“陛下!官营运输队启用驰风翼后,货物周转效率提升五倍,江南税银月增三十万两!商贾们争相入股,还要成立‘大明商运行会’!这简直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
【工部尚书宋应星也急忙出列,呈上改良版图纸:“陛下,民间工匠在官府的鼓励下,积极改良,现已造出小型商用驰风翼,造价降至千两白银。而且,他们还新增了减震装置,就算是山路也能平稳行驶!”】
【曾经顽固反对的赵大山,如今却成了致远监的总教头。他拍着新式驰风翼的车架,感慨万千:“当初我拿这铁疙瘩当仇人,现在才知道,它是给咱大明舒筋活络的良药!我孙子在驾校当先生,说以后要修‘铁路’,让车跑得比飞鸟还快!”】
【站在重修后的永定门城楼上,朱由检望着官道上往来如织的驰风翼,蒸汽与烟尘交织成云。曾经极力反对的官员们,此刻纷纷上奏,请求在全国推广。这场变革带来的影响远超想象:因运输成本大幅降低,边疆粮价暴跌六成,百姓终于能吃饱饭;各地兴起的机械作坊,培养出上万名熟练技工;书院中,“机械工学”成为热门学科,学子们日夜钻研,试图让驰风翼跑得更快、载得更重。】
【这场与泥泞道路的较量,不仅重塑了大明的交通网络,更点燃了帝国的创新之火。那一声声蒸汽的轰鸣,恰似古老巨龙的觉醒之吟,预示着一个百业兴盛、充满希望的崭新时代正在到来。】
……
建文位面
朱允炆盯着舆图上停滞的运输路线,指尖反复摩挲着北平到南京的虚线,忽然转头问方孝孺:“先生常说以仁治国,可如今商贾困于途,百姓饥于野,这蒸汽之车当真能解困?”
方孝孺扶着宽袖,神色凝重:“陛下,《周礼》有云‘器以载道’,此车虽巧,然需谨防其夺民力。臣建议先在皇庄试行,若有成效,再徐徐图之。”
铁铉猛地抱拳:“济南百姓饱受运粮之苦,若能得此车,粮草三日可达!末将愿亲率敢死队护车,就算燕军来犯,也休想阻断运输!”
齐泰却捏着奏疏后退半步:“陛下,燕王虎视眈眈,此刻耗费巨资助长奇技,恐让北平有机可乘……”话未说完,朱允炆已将令牌拍在龙案:“传朕旨意,抽调工部半数工匠,限月内造出雏形!”
正统位面
朱祁镇扒着驰风翼模型的车窗,兴奋地对王振说:“王伴伴,等这车成了,朕要坐着它御驾亲征!让瓦剌人看看大明的铁疙瘩!”
王振眯着眼转动黄铜齿轮:“陛下神武!不过这玩意儿要是在路上抛锚,岂不误了大事?依奴才看,得造个移动工坊跟着。”
于谦捧着边关急报闯进来:“大同告急!若有此车,粮草十日可至!恳请陛下优先调拨给前线!”
徐有贞却抚须冷笑:“自古行军靠马,哪有靠铁轮的?这分明是劳师动众!”朱祁镇突然踹翻脚边的火盆:“再敢阻拦,发配充军!朕倒要看看,是祖宗规矩重要,还是将士的命重要!”
万历位面
朱翊钧斜倚在黄花梨榻上,用象牙签挑开奏疏:“张居正,这铁车要耗百万两?比修三大殿还贵?”
张居正展开《通衢新政》:“陛下,看似靡费,实则长远。此车若成,商税年增两百万不在话下,且可削弱晋商漕帮垄断。”
申时行颤巍巍递上谏章:“陛下,言官们说此车‘喧天动地,惊扰祖宗陵寝’……”
朱翊钧突然坐起,踢翻脚边的猫食盆:“让他们闭嘴!再敢聒噪,统统去卢沟桥当车伕!”转身又对张居正挑眉:“张先生,听说你老家江陵道路泥泞,要不要先送你一辆?”
泰昌位面
朱常洛咳着血痰,手指虚点图纸:“杨涟,这铁车……真能让朕去天寿山祭陵?朕不想再坐那颠簸的轿子了……”
杨涟红着眼眶握紧他的手:“陛下安心静养!待车成之日,臣亲自驾车陪您巡幸!”
方从哲却捧着《祖训》跪伏:“先帝从未乘此等奇巧之物,陛下万不可……”话未说完,李选侍突然掀帘而入,将汤药泼在他脸上:“都什么时候了?陛下想坐车,便是要天上的月亮,你们也得摘下来!”
景泰位面
朱祁钰反复敲打驰风翼的铁质轮毂,突然问石亨:“若用这车运送粮草,也先的骑兵追得上吗?”
石亨拍着胸脯:“陛下放心!末将愿率三千铁骑护航,谁敢阻拦,踏成肉泥!”
王文却皱眉翻动账本:“造百辆车需白银八十万两,且需大量煤炭……”
朱祁钰将算盘扫落满地:“去抄贪官的家!朕宁可不要十座王府,也要打通漕运!”转头又对于谦低语:“于少保,若车成,朕要追封你为‘通衢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