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又买拆迁房

说起这个,宋雪芝又跟宋红梅打听:“妈,彭城区那边还有出售的房子不?有的话,咱们再买两套。”

“两套?你这么有钱啊?”宋红梅瞠目结舌。

她虽然知道闺女在北边开那啥卤味店赚了不少,但也没想到这么多。

两套房最起码两千。再加上闺女之前给家里添置的那些家电家具,怕是千把块也花进去。

“算了算了,先别买了。咱这套目前够住就行。”宋红梅语重心长道,“你挣钱也不容易,别赚点全都花了……”

“没事,我这儿还有。”宋雪芝笑道,“您不用担心。”

“开卤味店这么赚钱吗?”宋红梅忍不住稀奇。

“是挺赚的。”回去路上,宋雪芝悄悄给她老妈透露了点:“之前有个月就赚了将近一万块。”

“什么?!”宋红梅吓得倒吸一口冷气。

一万块?!疯了吧。

这会普通人的工资才多少,而且大部分工厂都倒闭了,有的停薪留职,许多人日子过得无比艰难的情况下,自己女儿一个月居然就能赚到一万块?

也难怪,宋雪芝一回来花钱就大手大脚的,什么大鱼大肉海鲜都买回来,还又说要买房。

当然这个时候宋红梅还不知道自己女儿打算收购厂子开厂了。

如果她知道,大抵更会惊掉下巴。

宋雪芝:“您没看报纸上的新闻啊?跟着大政策走肯定是没错的。现在改革开放,随便做点小生意都很挣钱。”

宋红梅这下也明白了,为啥街巷的老王家天天骑着个三轮车去市里卖西瓜,没过阵子就给家里添置了洗衣机和电视机。

人家这是闷声发大财啊!

她如今身体好了,每天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就盘算要不自己也做点小生意。

她把自己的打算跟宋雪芝说了后,宋雪芝问她想干点什么。

宋红梅沉思片刻后道:“要不我也跟陈姨一样,去开家小卖部。天天坐着,跟她们打打麻将,也能打发时间。”

而且小卖部搞台电话机来,又可以多一项收入。

宋红梅越想越热切,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的晚年生活再发光发热。

宋雪芝却摇摇头道:“妈你现在去家附近再开小卖部,不是抢了人生意嘛。”

这话无疑给宋红梅浇了一盆冷水。

但她很快想到,“我可以去别的地方再开一家嘛……”

宋雪芝道:“这多麻烦,小卖部还是小本生意,一天到晚离不开人,妈你要是愿意的话,我把卤味配方传给你,你可以在苏城这边也开一家卤味店。”

“真的吗?”宋红梅闻言很激动。

宋雪芝笑道:“这哪儿还有假。”

除此之外,她还让母亲帮忙打听彭城区这片哪儿还有出售的房子。

得赶着东风,再收购两套。

以她的语言梦经验看来,房子这东西,保不准以后比做生意还赚钱。

做生意,一分一毛都是自个赚的血汗。房子涨价就不一样了,跟从天上掉的一样。

宋红梅自然满口答应。

宋雪芝之前托熟人到广市那边卖的黄金也有眉目了,换取的钱足够她买房,再在苏城买一间门面开店。

她早有开卤味分店的打算。只是眼下想到妈妈和大哥,更靠谱些。

南边经济发达,应该会比她在军区附近县城开的那家更赚钱。

卤味店的事,宋雪芝说干就干。

这天在家里。

“妈,您看,这卤汁的熬制,火候是关键。”宋雪芝系上围裙,站在家里的灶台前,手把手地教宋红梅。

她把核心配方中关于香料配比的关键部分简化了一下,确保味道足够好,但又不至于太过复杂让宋红梅觉得吃力。更关键的是,她将自己空间中那口使用灵泉水养了许久、早已浸透卤味精华的老卤锅拿了出来,偷偷替换了家里的旧锅。

“这口锅看着有些年头了?”宋红梅看着那口明显比自家锅厚重、带着一层温润油光的卤锅,有些疑惑。

“是啊,妈,这可是我的‘镇店之宝’。”宋雪芝神秘地笑笑,没有过多解释,“用这锅卤出来的东西,味道特别醇厚。您以后就用它。”她一边说,一边看似随意地将家中水缸里的水换成了灵泉水。

虽然她无法长期在苏城给母亲提供灵泉水,但有了这口被灵泉滋养过的老锅,加上初始卤汁调配时加入灵泉水,足以让宋红梅的卤味在苏城独树一帜,味道远超普通卤味店,也能潜移默化地滋养宋红梅的身体。

宋红梅学得很认真,拿着小本子仔细记下步骤和要点。看着女儿熟练地处理食材、熬煮卤汁、掌握火候,那自信从容的样子,让她既骄傲又安心。女儿是真的长大了,而且把这门赚钱的手艺毫无保留地交给了自己。

“雪芝,你放心,妈肯定好好干!”宋红梅干劲十足,“咱们彭城区这边还没什么正经的卤味店呢,就街口那家熟食摊,味道一般。咱这味道一出去,保准受欢迎!”

“嗯,我对妈您的手艺有信心!”宋雪芝笑道,“店面您也别急,我看巷子口靠街那家老李头的杂货铺位置就不错,他不是一直想转手回乡下养老吗?您这几天去跟他谈谈,看多少钱能盘下来。钱不够您跟我说,我给您汇过来。”

“行!”宋红梅一口答应,心里盘算着怎么跟老李头砍价。

除了卤味店的事,宋雪芝也没忘记买房大计。

她拉着母亲在彭城区又转悠了两天,最终在离她们家不算太远、但位置相对更靠近未来规划主干道的一片居民区,选中了两套相邻的带小院的平房。一套稍大些,一套稍小点。

房子有些年头,但结构还算结实,主要是地段好,未来拆迁赔偿潜力巨大。

“妈,就这两套了。”宋雪芝拍板,“您帮我盯着点,手续什么的您熟,尽快办下来。”

她直接把买房的现金交给了宋红梅,数目之大让宋红梅再次咂舌,但也彻底相信女儿是真赚了大钱。

家里的事情安排得七七八八,宋雪芝心里踏实了不少。这天晚饭后,一家人坐在新买的电视机前,看着模糊的黑白画面,聊着家常。

宋彬放下手里的书,神情认真地看着母亲和妹妹,开口道:“妈,雪芝,我想跟你们商量个事。”

“哥,你说。”宋雪芝剥着橘子,递了一瓣给母亲。

宋彬推了推眼镜,眼神里闪烁着一种不同于往日的、带着点跃跃欲试的光芒:“我……我想等雪芝回军区后,去一趟深市。”

“深市?”宋红梅和宋雪芝都惊讶地看向他。

“对,深市。”宋彬点点头,语气坚定起来,“我在图书馆工作的时候,看了不少报纸和杂志,都说深市是特区,发展特别快,机会特别多。到处都是新工厂、新公司。我想趁着暑假,去那边看看,闯荡闯荡,也长长见识。”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等暑假结束,我就直接从深市去京市报到上学。林琴她哥好像就在深市那边工作,我联系过他,他说可以帮我安排个临时的落脚点,也能介绍我去一些工厂或者公司做点暑期工,或者看看有没有别的机会。”

最重要的是,宋彬大学报的专业是律师。这在国内还十分少有,前景是一片蓝海,但律师在港城那边已经相当成熟了。

深市特区受那边影响,也有不少律师所。

宋彬想过去见识一下,涨涨经验。

宋红梅一听儿子要去那么远的地方,还是传说中“遍地黄金但也鱼龙混杂”的特区,心里顿时揪紧了:“彬彬啊,深市那么远,人生地不熟的,多危险啊!你在图书馆工作好好的,眼看又要去京市上大学了,安安稳稳的多好,何必去受那个罪?妈不放心……”

“妈,”宋彬温和但坚持地打断母亲,“我知道您担心。但我不是小孩子了。雪芝一个女孩子都能在陌生的北边军区开店做生意,闯出一片天。我一个大男人,难道连出去看看、闯闯的勇气都没有吗?”

宋雪芝看着哥哥眼中那份难得的、被点燃的渴望和决心,心里很欣慰。

哥哥一直沉稳内敛,甚至有些过于安于现状,如今能主动提出去特区闯荡,这绝对是个巨大的进步。

她深知,未来的时代属于敢闯敢拼的人,大哥需要这份经历来开阔眼界,打破固有的思维。

“哥,我支持你!”宋雪芝毫不犹豫地表态,“深市确实是现在最有活力的地方,去那里看看,绝对能学到很多东西。妈,”她转向忧心忡忡的母亲,挽住她的胳膊,“您放心,林琴她哥在那边,多少能照应点。而且我哥这么稳重的人,做事有分寸的。让他出去闯闯,对他只有好处。”

宋红梅看着儿子眼中坚定的光,又看看女儿支持的眼神,最终叹了口气:“唉,你们兄妹俩啊,主意都正得很……妈是管不了喽。去可以,但一定要小心!到了地方马上给家里写信报平安!钱带够,别舍不得吃!还有……”

听着母亲絮絮叨叨的叮嘱,宋彬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连连点头:“妈,您放心!我都记下了!”

看着自己妹妹如今这么优秀,他也不想落下。